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江苏省战略新兴产业双创人才需求与培养策略研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引 言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进行供给侧转型的重要措施。“十三五”期间,在国家的推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变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

1 引 言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进行供给侧转型的重要措施。“十三五”期间,在国家的推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变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需有高层次人才队伍作保障,然而从当下的情况来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发展时间偏晚,无充足的人才,且现有人才的专业性、结构情况也与所需不符,由此便导致新兴产业欠缺后续发展动力。以此作为背景,本文将江苏省当作案例,在综合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方案、政府政策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双创人才的正确培养方式,以期对实践进行指导。

2 理论概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及发展需求当作基础的,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运行来讲有着重大意义。除此之外,其还是一类具备“知识技术密集、成长发展潜力大、经济社会效益高”特征的产业。当下,中国已划归至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内的产业方向有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同时国家还确定出了23个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如生物农业、新一代通信网络等。

外国研究人员把创业创新人才称作是创新者,认为其在心理学方面具备创新才华及创新人格。所谓双创人才,即“高层次创新和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当中谈到的创业创新人才。其中的创新人才是通过创造性劳动进行探索,服务于社会发展并带来社会效益的人才。创业人才指的是拥有核心技术,且能够利用技术进行成果转化获得实际产品的人才,此类人才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且可以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大引领作用。中国有关创业创新人才方面的培养出发点有三个,分别是高效、政府与企业视角。吴中江 (2014)由高校作为切入点,研究发现课程设计优化、师资优化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刘瑞莲(2014)谈到企业需构建起相对完备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此确保人才拥有较佳的发展途径。易华(2012)谈到企业、政府与高校三者间应综合设置育人机制,在各自展现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培养出更加全面、优秀的人才。

3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且各个市明确出了区域发展产业,均遵循“特色鲜明、差别竞争、协调发展”的原则。江苏作为人才强省,政府重视发挥人才的战略性及全局性意义,把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竞争之本,使人才成为本省最重要的核心优势与品牌。但该产业在江苏范围内目前处在发展期阶段,并没有关于专业开发、人才培养方面的体系。江苏省是人才输出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高层次人才引进及管理政策制度不够健全,造成许多高素质人才能力发挥受限,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价值。进而导致高层次双创人才的大量流失,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缺口。

据调查,江苏省“双创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需求分布总体结构仍呈现不均衡特点。如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领域高素质人才需求量占总需求量一半以上,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及文化产业需求均不足 1% 。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拥有的需求均是不一样的,且拥有集聚性强的特征,所以高校无法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由此便将关注点转向人才引进工作上。因为人才的整体缺口较大,江苏省颁布了很多人才引进措施,这对于现实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来讲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然而并不能让人才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当下来看,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还是较多的,不过其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多的是从功利角度出发的,且存在师资不足、资金不足等相关困难。关于校企合作机制,当下也未发展出较佳的体系。而从从产业、企业方面来看,产业内部对于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是较弱的,无系统性培训可保障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

4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策略

4.1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创人才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

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来讲,自主创新能力在其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高校、科研结构的整体规模是很大的,新兴产业也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不过科技成果的整体转化率偏低。分析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经验能够发现,区域产学研联合机制是解决此问题的较佳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创人才培养具有创新实践性、协作培养性等特点,由此便需要高校、政府、企业等一同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大力推进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的建设,构建技术创新联盟,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发展有技术和人才支撑,也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所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创人才的培养来讲,“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重中之重,对于社会整体的人才发展体系来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网址: http://www.zgzlxxcy.cn/qikandaodu/2021/0611/1058.html

上一篇:邢台市信都区
下一篇:数字金融是否降低了企业成本粘性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投稿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编辑部|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版面费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论文发表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