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山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节能环保产业在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被列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在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

节能环保产业在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被列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在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我国GDP的2%的总体目标等,这足以说明节能环保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山西是一个资源大省,能源丰富,但同时也是一个重度污染的城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对于山西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 1 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界定 1.1 节能环保产业定义 节能环保产业是节能产业和环保产业的统称。节能产业,是指节约能源和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等各种资源。 环保产业,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环保产业,指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装备和服务的行业。广义上的节能环保产业不仅包括测量、防治、限制、克服环境污染及破坏方面的产品和服务,还包括能使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达到最小量的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全面涵盖了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物的处理或循环使用等环节。 1.2 节能环保产业子产业界定 根据我国2010年11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在具体结构上,把节能环保产业又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产业。 1)节能产业。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生产出与原来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产品;或者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比原来数量更多或数量相等质量更好的产品。 2)环保产业。以防治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而提供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信息服务、资源利用、工程承包等方面的产品及服务统称。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根据资源的特性、成分和赋存形式对其综合开发、能源原材料充分加工利用以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通过各环节的反复加工回用,使其转化为社会生产所需物品的经营行为或活动,属于环保产业的一部分。 2 山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2.1 节能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山西省的节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得山西省近年来节能产业的市场不断扩大,产业规模逐年增长。至2010年,山西省有节能服务公司近60家,从业人员5 000人,总资产约20亿元。目前,山西省的节能产业在全国范围内还处于低水平,但是较西部一些地区又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市场需求决定企业分布,山西省的节能需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 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山西省目前的环保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大气及固体废弃物的环保治理方面。但环保产业技术水平、研发水平还很滞后,产业体系也很不完善,市场需求带不动企业的发展(见表1)。 表1 山西省2009—2012年工业三废项目治理情况 (万元)年份2009 2010 2011 2012当年污染治理施工项目个数750 599 617 320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386 710.9 279 573.8 330 487.8 343 851.8治理废水投资额103 324.3 54 819.9 71 517.6 34 473.1治理废气投资额235 573.5 149 810.1 158 284.2 207 488.4治理固体废物投资额19 686.9 30 135.3 34 427.9 4 338.4治理噪声投资额1 742.0 918.5 2 304.5 238.8 2.3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西省在大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的同时,加强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法规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在健全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进一步强化了执法监督,加强了对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检查,定期组织对严重缺电、缺水地区,特别是煤炭、电力、钢铁、化工、建材、造纸等高耗能 (水)行业和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奖惩措施,对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对问题严重的企业依法查处。这些措施有力促进了山西省从单纯的资源大省走向经济强省,从煤炭大省向煤炭和煤化工大省、由污染大省向循环经济强省的探索和转变,推动了循环经济在山西的发展。目前循环经济在三晋大地已初见端倪,许多市、县及行业、部门开始形成富有资源型经济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和布局。 3 山西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及问题 3.1 节能环保意识薄弱 山西是一个能源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省。一方面,由于山西特殊的资源环境和历史条件形成了山西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的充足供给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使社会及公众节能意识淡漠,对能源形成了宽打宽用的习惯,以至同样效能的能源消耗大大高于全国水平。 3.2 行业呈 “散户”状态 山西本土的节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而且行业内还呈现 “散户”状态。很多企业只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发展,存在着资金、技术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导致企业最后没有能力或者是缺少动力来拓展自己的业务等。 3.3 缺少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 “龙头”企业 山西省缺少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产业园区,且目前的节能环保产业中重点骨干企业的数量很少,很多都是些中小企业,企业小而散,没有研发、技术、资金等优势,也缺少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产业竞争力弱。 4 对山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出的建议 山西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为主要目标,坚持先行先试,为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针对以上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外一些国家以及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管理模式等,笔者对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初期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深化节能环保意识。随着能源供应形势趋紧以及相关产品价格的市场化,且能源额过量消耗,直接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建议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及调整有关政策使全社会意识到,节能环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完善落实法律法规,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我国在节能环保产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有点凌乱,因此需要政府进一步地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山西省产业的发展略显滞后,因此更需要政府作为产业发展的后盾。 同时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或出台一些环保政策,鼓励发展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绿色产业,更要着力支持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型材料产业、现代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在鼓励促进节能环保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在成果转化、财政税收、城府采购、知识产权、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环境建设。一方面,加大对节能环保领域基础研发和前沿技术探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把配套政策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此外,鉴于环保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周期比较长的特性,更要注重节能环保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对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扶持和鼓励中小型节能环保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技术支撑和监督管理等方面都要予以重视和执行落实。 3)加强 “合作”,提高企业实力。近几年,山西省的节能环保产业在从业人员、规模、效益上都有了发展,但是总体来说,企业起步晚,技术缺失,同时还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现状。产业集中度不高,整体实力不足等问题还很明显。倘若企业间加强企业集中程度,企业间相互联合,实现企业之间的实力 “共赢”,这样就可以相应解决一下这样的问题。 4)实施重点工程,拉动产业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南部及其他一些节能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都有重点工程实验园区,为我国的节能产业树立了榜样,同时也提供了可行的发展模式及先进的经验。这些都值得山西节能环保产业学习借鉴。 山西省应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规模、产业整体布局等进行部署、调整,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保产业的园区化、集团化和规模化。依托省内具备雄厚技术和资金储备的煤炭集团公司等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水处理及回用、除尘脱硫脱硝、垃圾处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培育全国领先环保产业,打造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同时,对现有中小企业在政策、总量、专项资金方面给予扶持,夯实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在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被列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在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我国GDP的2%的总体目标等,这足以说明节能环保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山西是一个资源大省,能源丰富,但同时也是一个重度污染的城市,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对于山西来说,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 1 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界定 1.1 节能环保产业定义 节能环保产业是节能产业和环保产业的统称。节能产业,是指节约能源和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等各种资源。 环保产业,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环保产业,指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装备和服务的行业。广义上的节能环保产业不仅包括测量、防治、限制、克服环境污染及破坏方面的产品和服务,还包括能使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达到最小量的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品,全面涵盖了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物的处理或循环使用等环节。 1.2 节能环保产业子产业界定 根据我国2010年11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在具体结构上,把节能环保产业又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产业。 1)节能产业。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生产出与原来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产品;或者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比原来数量更多或数量相等质量更好的产品。 2)环保产业。以防治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进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而提供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信息服务、资源利用、工程承包等方面的产品及服务统称。 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根据资源的特性、成分和赋存形式对其综合开发、能源原材料充分加工利用以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通过各环节的反复加工回用,使其转化为社会生产所需物品的经营行为或活动,属于环保产业的一部分。 2 山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2.1 节能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山西省的节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得山西省近年来节能产业的市场不断扩大,产业规模逐年增长。至2010年,山西省有节能服务公司近60家,从业人员5 000人,总资产约20亿元。目前,山西省的节能产业在全国范围内还处于低水平,但是较西部一些地区又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市场需求决定企业分布,山西省的节能需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 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山西省目前的环保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大气及固体废弃物的环保治理方面。但环保产业技术水平、研发水平还很滞后,产业体系也很不完善,市场需求带不动企业的发展(见表1)。 表1 山西省2009—2012年工业三废项目治理情况 (万元)年份2009 2010 2011 2012当年污染治理施工项目个数750 599 617 320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386 710.9 279 573.8 330 487.8 343 851.8治理废水投资额103 324.3 54 819.9 71 517.6 34 473.1治理废气投资额235 573.5 149 810.1 158 284.2 207 488.4治理固体废物投资额19 686.9 30 135.3 34 427.9 4 338.4治理噪声投资额1 742.0 918.5 2 304.5 238.8 2.3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西省在大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的同时,加强了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法规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在健全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进一步强化了执法监督,加强了对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检查,定期组织对严重缺电、缺水地区,特别是煤炭、电力、钢铁、化工、建材、造纸等高耗能 (水)行业和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奖惩措施,对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对问题严重的企业依法查处。这些措施有力促进了山西省从单纯的资源大省走向经济强省,从煤炭大省向煤炭和煤化工大省、由污染大省向循环经济强省的探索和转变,推动了循环经济在山西的发展。目前循环经济在三晋大地已初见端倪,许多市、县及行业、部门开始形成富有资源型经济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和布局。 3 山西节能环保产业现状及问题 3.1 节能环保意识薄弱 山西是一个能源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省。一方面,由于山西特殊的资源环境和历史条件形成了山西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的充足供给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使社会及公众节能意识淡漠,对能源形成了宽打宽用的习惯,以至同样效能的能源消耗大大高于全国水平。 3.2 行业呈 “散户”状态 山西本土的节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而且行业内还呈现 “散户”状态。很多企业只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发展,存在着资金、技术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导致企业最后没有能力或者是缺少动力来拓展自己的业务等。 3.3 缺少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 “龙头”企业 山西省缺少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产业园区,且目前的节能环保产业中重点骨干企业的数量很少,很多都是些中小企业,企业小而散,没有研发、技术、资金等优势,也缺少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节能环保企业,产业竞争力弱。 4 对山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出的建议 山西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为主要目标,坚持先行先试,为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针对以上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外一些国家以及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管理模式等,笔者对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初期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深化节能环保意识。随着能源供应形势趋紧以及相关产品价格的市场化,且能源额过量消耗,直接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建议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及调整有关政策使全社会意识到,节能环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完善落实法律法规,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几年,我国在节能环保产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相对来说有点凌乱,因此需要政府进一步地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山西省产业的发展略显滞后,因此更需要政府作为产业发展的后盾。 同时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或出台一些环保政策,鼓励发展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绿色产业,更要着力支持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型材料产业、现代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在鼓励促进节能环保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在成果转化、财政税收、城府采购、知识产权、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环境建设。一方面,加大对节能环保领域基础研发和前沿技术探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把配套政策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此外,鉴于环保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周期比较长的特性,更要注重节能环保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对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扶持和鼓励中小型节能环保产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技术支撑和监督管理等方面都要予以重视和执行落实。 3)加强 “合作”,提高企业实力。近几年,山西省的节能环保产业在从业人员、规模、效益上都有了发展,但是总体来说,企业起步晚,技术缺失,同时还面临着资金不足的现状。产业集中度不高,整体实力不足等问题还很明显。倘若企业间加强企业集中程度,企业间相互联合,实现企业之间的实力 “共赢”,这样就可以相应解决一下这样的问题。 4)实施重点工程,拉动产业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南部及其他一些节能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都有重点工程实验园区,为我国的节能产业树立了榜样,同时也提供了可行的发展模式及先进的经验。这些都值得山西节能环保产业学习借鉴。 山西省应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规模、产业整体布局等进行部署、调整,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保产业的园区化、集团化和规模化。依托省内具备雄厚技术和资金储备的煤炭集团公司等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水处理及回用、除尘脱硫脱硝、垃圾处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培育全国领先环保产业,打造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同时,对现有中小企业在政策、总量、专项资金方面给予扶持,夯实山西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网址: http://www.zgzlxxcy.cn/qikandaodu/2021/0111/852.html

上一篇:硅藻土资源特点及在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应用*
下一篇:集聚新动能 逐梦“创时代” ——看湖南 “双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投稿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编辑部|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版面费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论文发表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