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高等院校面向医药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将日趋重要[1]。我国医药产业总体规模在国民经济36个行业中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将日趋重要[1]。我国医药产业总体规模在国民经济36个行业中排行18~20位,属于中等水平,医药工业总值占我国GDP的2.9%~3.2%,医药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2]。2010年9月,国务院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进而也成为各地政府扶持和努力做大做强的支柱产业,由此,我国医药行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处于一个上升期[3]。为推动区域医药产业的发展,2012年湖北省对医药产业布局进行了重点规划,发布了《湖北省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努力在全省打造七个医药产业基地。这些政策举措将极大推动省内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将推动了我省对医药人才的需求。蓬勃发展的医药产业对药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开展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探索建立适合我省省情、具有自身特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医药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我校药学专业办学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1 国内外医药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药学专业人才研究现状

1.1 国外药学专业人才研究现状

面向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即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它是指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4];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即将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5]。这种模式在国外有多年的实践,是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的最佳途径[6]。例如,德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提出了企业的义务:如果校企合作,企业必须负责学生的培训计划,提供培训费用,并给学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再如,澳大利亚政府也出台了针对企业需求制定严格的培训标准、国家职业资格和认证框架;职业院校必须根据企业要求开展相应课程的教学活动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7]。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对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支持和保障。

1.2 国内药学专业人才研究现状

我国于1997年7月确定“九·五”期间,在全国28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试点工作。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教育一直被作为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形式加以推广,而在本科教学环节的教学环节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应用[8]。但自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9]。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使更多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抹去了大学生就业旧有的光环与特权,用人单位更加关注其实践能力的强弱和综合素质的高低。这一转变使得高校必须关注办学规模和结构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联系,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有利于实现高校与市场的接轨,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相关专业的“产—学—研”教学模式开始了蓬勃发展[10]。

2 推行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共育模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是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历史经验表明,高等院校加强与相关产业企业结合,合作办学,“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是高校教育紧密结合社会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切实有效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11]。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办学基础,而社会服务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和落脚点。通过实行产学研结合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生产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产学研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是现实的必然,也是今后药学人才培养的方向。

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上手快,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传统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重知识、轻技能”,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动手能力较差,企业需花费巨资培训员工[12]。其次,高等院校现行的培养方案、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与现代医药行业需求脱节。比如,医药企业对熟悉国家药品研发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工作流程新药研发专员,熟悉电子商务的药品销售、管理等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存在巨大需求,而相关课程却开设较少[13]。要改变这种毕业生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就需要对传统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突破传统知识教学的框架,构建一种同时重视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的新的模式。因此,开展面向医药战略新兴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很有必要。

文章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网址: http://www.zgzlxxcy.cn/qikandaodu/2020/1021/743.html

上一篇:把握新机遇 应对新要求 开拓新领域 ——“新
下一篇:“十二五”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总体目标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投稿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编辑部|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版面费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论文发表 |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